原题:华远君城项目现千条裂缝
消费者质疑华远鉴定结果
法治周末记者拿到的一份加盖有大明宫质量安全监督站公章的文件显示,该质量监督站于2015年10月12日到华远君城四期6栋楼查验,并以文件形式记录了每栋楼的裂缝数量,整体裂缝数量上千条
法治周末记者 肖莎
王先生没想到他会因为维权被华远地产在西安的项目公司西安万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远西安公司)起诉。
王先生是2011年在华远君城四期购买的楼房,2012年装修好入住后,却发现自家的墙体上出现多处裂缝。
之后,他发现不少邻居家都存在类似问题。
“整个华远君城四期一共有6栋楼,每栋楼都有出现裂缝的房屋。有的是在大梁处,有的是在承重墙部分,房间不同位置都曾出现裂缝。”王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最让他担心的是,地下室的剪力墙部分也出现了很多裂缝,他因而担心整栋楼的结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法治周末记者拿到的一份加盖有大明宫质量安全监督站公章的文件显示,该质量监督站于2015年10月12日到华远君城四期6栋楼查验,并以文件形式记录了每栋楼的裂缝数量,整体裂缝数量上千条,其中王先生所在的24号楼的裂缝较多。
“我是搞建筑出身,专业知识告诉我,剪力墙出现裂缝,有可能是楼体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如果裂缝原因真是不均匀沉降,那么房屋安全就存在隐患。”王先生说。
在这种情况下,王先生以及其他业主从2015年7月开始一起维权。他们向开发商反映了该情况,还通过信访等方式请西安市房管局、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大明宫改造保护办等政府部门介入调查。
未曾料到的是,2016年1月19日,王先生收到了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的传票,华远西安公司以名誉侵权为由起诉了他。
华远起诉又撤诉
“王姓业主及其他业主先后多次到我司办公地点、售楼部通过拉横幅、小区内贴传单等方式散步影响我司名誉的言论,并先后到大明宫质监站、管委会、检测机构办公地点、省政府进行维权。此举给我公司品牌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华远西安公司回复法治周末记者称。
从记者拿到的起诉书也可看出,华远西安公司起诉王先生也主要源于此。
“在有关部门出具鉴定结论后,被告仍聚众以拉横幅等方式对原告进行诋毁、诽谤。受此影响,部分业主向公司要求退房,公司的售楼业绩较之前明显下降、被告的名誉侵权行为已经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华远西安公司诉称,并向王先生索赔100万元。
对此,王先生称,他在维权时进行的描述都属实,而且他个人的要求的确是退房,因为楼房现在裂缝这么多,而他们购买的应该是合格产品,而非裂缝产品。
华远西安分公司在回复记者的声明中则表示,在华远君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是完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的施工管理,也如期完成了四方验收。
关于业主维权对公司售楼业绩的具体影响情况,法治周末记者向华远西安分公司发去采访提纲,但对方在回复中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复。
该案原定于2016年2月29日开庭审理,但在开庭前半小时,王先生接到法院的通知称,华远西安分公司撤诉了。
问及撤诉的原因,华远西安分公司对此并未回复。
对鉴定结果存争议
“关于个别业主投诉君城项目四期楼栋出现裂缝的情况,我公司非常重视。多次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到场查勘,认定裂缝属于非承重墙梁间的表面裂缝。后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且已出具正式报告,结论为属于非受力裂缝,不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华远西安分公司对法治周末记者回复称。
对于华远方面所称相关部门已有鉴定结论一事,王先生也告诉记者,2015年11月中旬,华远西安公司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业主投诉的房屋裂缝等问题进行检测,他也拿到了该报告的复印件,报告上还写着“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符合规范设计要求,裂缝属于伸缩性裂缝”。
王先生向法治周末记者出示了其拿到的相关鉴定报告复印件。
但对于这一鉴定结果,王先生等业主并不认可。
“首先,如果是伸缩性裂缝,裂缝不会一直增加。但事实上,不少业主家里的裂缝数量还在增加。其次,如果是伸缩性裂缝,在裂缝上抹上石膏条以后,裂缝在短时期内不会裂开,但是不少裂缝在抹上石膏条后55天就裂了。”建筑出身的王先生如此质疑道。
关于华远西安公司所提的“裂缝不影响房屋结构安全”一说,王先生也不认可。他认为,剪力墙部分如果有裂缝,空气就会进去,因为房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进去的空气就会导致混凝土钢筋氧化,这样钢筋混凝土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剪力墙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抗震,大量裂缝的存在很可能使得剪力墙的抗震性达不到,遇到地震问题可能更严重,进而言之房屋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对房屋结构是安全的这一表述不认可。”王先生说,但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的推断,具体裂缝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解决还需要专业机构来进行公平公正的鉴定。
也因此,王先生和其他业主在持续信访,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介入此事。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2015年12月2日,曲江管委会信访办主任孙可久、大明宫建设局局长赖国斌等人接待了华远君城的部分代表,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就多个事项达成一致,其中包括由大明宫建设局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检测,开发商及其他检测机构作出的检测结论不作为本次检测的依据。
1月29日,西安市质监站质量科、质检站信访局等和华远君城的业主代表再次会谈,会议纪要显示,参与者约定,要在2016年12月31日前对楼房进行再次检测,明确裂缝成因及房屋结构是否安全。
“我们要求检测必须公开、公正、公平。”王先生说。
“剪力墙部分裂缝有害”
王先生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到他对剪力墙上出现的裂缝带来的后果表示担忧。
他们此前曾向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信访,请求他们对裂缝的情况进行勘察。
记者拿到一份加盖有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的《情况说明》显示,2015年8月12日,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会同房安处与物业办对华远君城24号楼部分房屋出现裂缝一事进行了现场查勘。
前述《情况说明》提到,现场主要发现以下问题:1、剪力墙与填充墙的连接部分出现裂缝较多,此类裂缝为无害裂缝,不对房屋主体结构构成危害;2、部分房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梁及楼板均有细小裂缝出现,地下室剪力墙裂缝较为严重,此类裂缝为有害裂缝,应引起重视,裂缝的存在和发展会造成房屋主体结构出现安全隐患。
“据现场开发商张贴的通知显示,开发商在大明宫质监站的要求下已经开始对房屋进行现场检测,并承诺在检测完毕后公布检测报告。”《情况说明》称。
王先生称,开发商公布的检测结果就是前述他们不认可的那份鉴定结论。
记者在采访时还问及,对于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提到的前述问题,华远西安公司是否认可等问题,但华远西安公司也未予以回复。
“我们下一步就是希望能督促大明宫建设局方面尽快委托相关机构进行鉴定,看看裂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对房屋结构有负面影响。”王先生表示,华远地产前董事长任志强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华远是有责任的地产商,希望在这个事件中,华远能真正负起责任。
由谁检测更公平
法治周末记者 肖莎
业主在维权过程中被开发商起诉的情况并不多见。
如果华远地产在西安的项目公司西安万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远西安公司)并未撤诉,案件可能往什么方向发展?华远西安公司在起诉书中也称,有一些业主要求退房,那么在当前情况下,业主能否退房?并且双方一直争议不下的鉴定机构之事,应当由谁检测鉴定才更公平?
“开发商若不撤诉得不偿失”
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文谦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道,虽然购买房屋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界定的消费,但是购房者对于所购房屋的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与消费者对产品、服务质量享有的批评、评论权利并无法律上的差别,只要不是出于故意,不是借机诽谤、诋毁,即使情绪激动,言词偏激,说了一些过头话,或者批评、评论依据的事实不够真实,也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在本案中即使开发商未进行撤诉,也很难实现其诉讼目的,甚至还需承担道德层面的负面评价,对其来说得不偿失,这应该也是其撤诉的重要原因所在。倘若如此,倒不如找出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购房者所反馈的问题。”李文谦认为。
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房地产建设工程法律事务部首席律师李松也认为,开发商索赔100万元很难胜诉,不过他也提醒业主,在维权过程中一定要如实客观地评价房屋情况,并选择合法的维权方式。
何种情况下业主有权退房
华远君城的业主王先生等人的维权要求是退房,但是如果合同里没有约定在何种条件下可以退房,他们的诉求能否满足?
李文谦律师表示,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受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受人有权退房;给买受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李文谦说。
如果房屋的问题不是主体结构的问题呢?
李松律师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道,能否退房还可从合同法的角度考量,合同法规定,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如果因为严重质量问题,导致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或影响了业主的实际居住,业主可以通过起诉要求退房。如果房屋存在的问题是可修复的,或者即便不可修复也不影响正常居住的,即便是起诉,退房的可能性也不大。”李松说。
由哪个机构检测更公平
李松律师告诉记者,最终决定王先生等人维权结果的重要因素,是相关机构对楼房的检测结果。
然而,开发商之前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的结果,业主并不认可。
当前的情况是,由大明宫建设局委托机构对房屋问题进行检测。但问题是,如果开发商对这一检测结果也不认可怎么办?
李松律师认为,相对来说建设部门作为第三方委托机构检测,结果应该是相对公平的。如果业主和开发商对这一结果仍有很大分歧,只能通过诉讼来解决。
“通常法院系统会有一个有资格进行检测的机构名单,然后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由哪个机构检测。”李松说。